姜勇:加快推進油氣管網市場化建設
作者:王若曦
2019-12-17 15:14:23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瀏覽量:
提升油氣管網互聯互通水平、油氣領域市場化改革是大眾關注的熱點內容。而近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將有助于國家更好地管住中間管網輸送環節,理順油氣產業鏈,開放市場。記者日前采訪中國石油天然氣與管道分公司生產運行部油氣儲運專業高級工程師姜勇,姜勇就“推進管網市場化建設”這一話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中國電力報:應如何推進油氣管網設施建設,提升管網互聯互通水平?
姜勇:推進油氣管網設施建設首先應該簡化審批手續,管道建設的難點之一是審批環節,目前我國的管理體制為不出省由省級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建管道,跨省油氣管道由國務院主管部門進行審批核準。
建議考慮簡化審批手續,把審批改成備案,把一些申請書附件的審核交給有國家資質的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承擔(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前期通過安評、環評、能評和第三方中介機構對企業進行合理的評估,之后通過備案讓企業建設油氣管道,這樣會大幅提高效率。
中國公共資本與國土面積的比例為285萬美元/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31位,幾乎是美國的兩倍半(美國為119萬美元/平方千米,排第52名)。想要建管道,資金不是主要問題,主要是行政審批環節復雜。資本是流動的,企業勢必會轉而投資見效快的項目,但是如果改為備案制或簡化為快捷審批手續,會方便更多資本流入管道建設市場。
201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同比增長了18%(約增長400億立方米),而新建成油氣管道總里程只有2863千米,與2017年相比管網建設速度大幅放緩。從運輸能力與消費量的比重看也不夠。我國天然氣管道密度為19.97千米/億立方米,世界平均水平為33.73千米/億立方米。再加上“十四五”管網規劃的要求,需要短期內建設更多的管道。
初級發展階段,應該減少審批的環節和難度,鼓勵、便利企業投資建設;成熟飽和階段,再恢復嚴格的審批手續和制度流程,控制規模,避免重復建設。
中國電力報: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將如何促進管網互聯互通水平的提升?
姜勇:12月9日成立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之后,油氣管道將實現“全國一張網”,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將主動提升所轄原國有油氣企業管道的互聯互通水平。
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國家管網公司、省管網公司之間的互聯互通。目前全國有21個省成立了約30家省天然氣管網公司,但是各省管網公司運行相對封閉,主要針對省內天然氣輸送,不進行跨省運輸,自成一家、內部消化。
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省管網公司有國有油氣企業股份,即使未來國有油氣企業把這些持股都劃撥給國家管網公司,但是國家管網公司不方便直接與另外20家完全沒有股權聯系的省管網公司互聯互通,只能靠“談”來推動,這種情況下就只能靠國家層面來進行協調。
在明確油氣基礎設施是國家公共基礎設施的前提下,網絡互聯和業務互通是同業公共事業運營商的基本義務之一。國家管網公司、省管網公司、城市燃氣公司應當直接或間接與其鄰近同業公共事業運營商的設備設施實行互聯互通。
管道運輸是公共運輸的一部分,管道是五大公共交通運輸方式,是向社會公眾提供運輸服務的公共事業。歐美國家管道運輸種類多,包括礦石、煤炭、建材、化學品、糧食?!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從事公共運輸的承運人必須滿足托運人通常、合理的運輸要求,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第三方準入公平開放,第三方公平準入與互聯互通是相輔相成的。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是企業,沒有政府職能,想要進一步提升管網互聯互通水平要靠中央統籌規劃,制定時間計劃表,制定互聯互通的國家標準、行為準則、操作規范、技術參數。只有把互聯互通上升為國家強制性法定要求,才能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